砒霜治疗白血病发现的过程 (zt)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littlebird 于 2006-10-12, 13:54:46:

1972年秋,省肿瘤防治办公室接到反映:林甸县有人能治癌,引得众多患者前往求治。于是,省卫生厅组成由哈医大一院血液病专家张亭栋为组长的5人专家组,前往了解实情。
  果然,乡间一位老中医有个秘方,是用中药砒霜、轻粉、蟾酥配制的,最初用来下药捻治疗鼠疮———淋巴腺结核,后来又无意间发现其能治皮肤癌,一位下放的药剂师还将之改为肌肉注射的针剂。人们称之为“713注射液”或“癌灵”。
  专家组调研回来后,向省卫生厅作了汇报。1973年省肿瘤办公室召开会议,将这一少花钱治大病的“713”向全省推广。但终因其毒性较大,很少有医生敢用,渐渐无人再提“713”。
  张亭栋及哈医大一院的其他医务人员却没有就此罢手,对砒霜治病开始了长期、艰苦的研究。他们将原方分成两组实验,一组由砒霜、轻粉组成,另一组由砒霜、蟾酥组成,将它们分别命名为“癌灵1号”、“癌灵2号”注射液。实验观察发现,1号、2号都有疗效,但1号连续用药常出现蛋白尿,考虑到轻粉是汞剂,会影响肾功能,所以去掉了轻粉;而2号注射后血压会立即升高,病人头痛剧烈,在认定是蟾酥所致后将其去掉。只留下了砒霜,但疗效未减,尤其是对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患者的疗效要好于当时世界公认的治疗该病疗效最好的药物--维甲酸。
  与此同时,张亭栋等专家考虑到静脉给药比肌肉注射更有利于患者对药物的吸收,就给药途径进行了大量实验,并获得成功。砒霜静脉给药,这一给药途径史无先例。
  剧毒砒霜成了静脉注射治疗M3白血病的良药,这一发现震惊世界。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