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pao-pao.net/article/305国内社交媒体平台像是微博,微信等从兴起到发展至今,有一个看似不起眼,但是在用户和管理者中间一直扮演着重要角色的按钮,“举报”。对于用户而言,浏览到不良信息的时候可以举报,接收到威胁信息的时候可以举报,甚至在浏览到自己不喜欢的内容的时候都会举报,用户举报的内容似乎没有一个严格的定义和界线。对于管理者而言,“举报”一方面能得到用户反馈,及时处理社交媒体平台上不合时宜的内容,另一方面,似乎给社媒平台的“内容审查”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托辞。“账号被大量用户举报,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已被永久封禁”,已经成了一句万能的删帖封号金句。被封号删帖的用户也只能表示:听上去好有道理,我竟无言以对。
国外社交媒体平台比如Facebook,Twitter等在发展初期并没有把举报功能看得很重,导致这些社交媒体平台上时不时出现一些逆天内容,甚至出现人身伤害,比如威胁,恐吓等。前不久,美国一名网友Anthony Elonis就在Facebook上以一系列Rap歌词的形式威胁要杀死与其分居的妻子,枪击幼儿园和攻击一位FBI特工。最近就连Facebook创始人马克·扎克伯格的主页也遭到“垃圾评论”的疯狂攻击。这些社交媒体平台在连番出现对用户造成伤害的内容之后,也开始注重其举报功能。Twitter在2013年升级了举报功能,原先只可以通过“report spam”来举报广告或者骚扰账号,升级之后可以针对具体的推文进行举报。Facebook也在2013年3月升级了举报功能,发布了Social Reporting系统,同时投入了更多的人力资源到处理举报问题的团队中。
对比国内外社交媒体平台,我们发现同样是举报,管理者和用户都有不同的解读。群众对于举报的内容聚焦点有所不同,国外用户举报多聚焦于暴力血腥等反人类的内容,而国内用户的举报多聚焦于扰乱社会次序,影响社会风气的内容。管理者对于举报的态度和处理方式也非常不一样,虽然Facebook和Twitter一直在升级举报功能,但是其对举报的关注度跟国内社交媒体比起来明显不足,国内社交媒体的举报功能有一个特点是和“内容审查”存在一些模糊的关联,很多网络言论都游走在“被举报”和“被审查”的边缘。
泡泡从各平台的官方处理态度和方式,用户举报的聚焦点和反馈信息,以及一些特别的举报案例对比了Twitter,Facebook,新浪微博和微信的举报功能。不过微博和微信的“敏感词”审查并不在我们对比的内容中,若用户有被和谐的经验,我们只能说,“您发表的内容被大量用户举报,涉嫌违反相关法律法规和政策,内容不予显示,账号已被永久封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