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一公是这么说他受到的歧视的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方舟子 于 2009-01-09, 13:59:53:

回答: 施一公必须出面澄清他在党课上究竟讲了些什么?! 由 xinku 于 2009-01-09, 13:51:03:

  在河南农村的经历让他觉得,“一个人不能因为别人穷而看不起别人,否则,
这个人缺乏教养,会被更多的人看不起”。然而,他未曾料到的是:在美国、英
国和瑞士,自己也经历了被歧视的遭遇。

  1991年夏天,当施一公准备回国看母亲时,他的汽车被盗,又被抢了一次,
心情非常不好,便决定去欧洲散散心。然而,这次散心之旅却变成闹心之旅。

  当他到华盛顿签证时,发现每到一个使馆,来自中国、非洲贫穷国家和其他
发展中国家如古巴、北朝鲜等国家的人被列为一类:“不仅签证费最多,而且像
查户口式地被盘问,就是觉得你没资格去。当时的感觉就很不好。”他获得了到
英国、瑞士和法国的签证。

  英国是这次旅行的第一站。“我在伦敦机场入境,当时大家排着队,前面的
人都是拿着护照晃一下,移民官看看就过去了。轮到我时,我也拿着护照晃一下,
以为这样就可以通过了,但没有。他们看我持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就将我
留下来盘问,还翻开我的包,把东西一件件拿出来看。这时,后面的人已经等得
不耐烦了,移民官就让他们绕着我过去。那时我感觉很受侮辱,心想:我有什么
对不起你?我不就是一个中国人,拿中华人民共和国护照吗?”

  在瑞士日内瓦入境时受到了同样的“特殊待遇”,他深受刺激:“不就穷一
点吗?因为穷而看不起中国人,这与西方国家所谓的人权、人人平等、自由平等
的理念非常不一致。”

  更让他愤怒的是当时美国媒体对中国的报道。在约翰霍普金斯大学的实验室
里,他每天会花半个多小时看《华盛顿邮报》的国际时事和美国国内的大事,特
别是有关中国的消息。“看了后心里常常很不平衡,觉得中国不应该被这样妖魔
化。”比如对西藏问题、台湾问题、中国申办奥运会问题的歪曲、丑化和没有事
实根据的指责等。

  “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些事情对我
思想的影响太大了。你问我回清华最想做什么?我最想做的就是育人,科研只是
育人的一个重要环节,我甚至觉得爱国主义教育和专业教育一样重要。我希望将
来在清华给本科生开一门爱国主义课,一定爆满。我们不需要空洞地讲爱国主义
和辩证法,我觉得大学的政治思想教育课应该注重实效、激发学生的爱国共鸣和
热情。”施一公说。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