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SB记者说“索马里海盗是以索要赔金为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杀死人质威慑船员作为目的。这决定了他们更多地会阻止菲利普斯逃跑,而不会断然取其生命”---他忘了去年被杀的中国船员了!当时船也是被索马里海盗劫持。
我党媒体真是说话当放P,自扇嘴巴是中国特色。
------------------------------------
广州日报:美军太残忍了!
消息来源:广州日报
孰是英雄?
被海盗劫持的美籍丹麦货船“马士基亚拉巴马”船长理查德·菲利普斯前日成功逃生。菲利普斯在该船被海盗劫持后,主动要求成为人质,以换取其他船员的安全。他不惜牺牲自己的精神值得被美国奥巴马总统和美国人民赞许。
然而,事件的发展在美国海军协助菲利普斯逃生时似乎有点变味了。据美国媒体援引的一名海军军官的话称,菲利普斯从被羁押的救生艇上跳入海中,停靠在附近的一艘美国海军军舰趁机向救生艇开火,最后打死3名海盗,逮捕1人。双方对抗的真实情况也许只有在场的人知道,但仅仅凭这名海军所透露的信息,就存在一些疑点:
一方面,索马里海盗是以索要赔金为主要目的,并不是以杀死人质威慑船员作为目的。这决定了他们更多地会阻止菲利普斯逃跑,而不会断然取其生命。而且,与索马里海盗相对比,美国海军军舰装备精良且军人技术过硬,在拯救一名已经跳入海中的人质,又岂用再打死三名海盗,难道就不能用非致命武器吗?
另一方面,美国总统奥巴马及海军对菲利普斯的高度赞扬,更免不了唤起人们的记忆和质疑。2003年4月,一名美国女兵林奇据美国军方称是与敌人枪战至耗尽最后一发子弹,但事实上是她连一发子弹也没有发出就被俘虏了。2005年5月,一名美军士兵蒂尔曼被美国军方称为为阿富汗战争英勇阵亡,但事实上是被美军的士兵所误杀。美国人对英雄主义的喜爱是众所周知的,美国军方对“编造英雄”更为偏爱,而且士兵军人职业的特殊性也为其英雄故事的成功编造提供了有利条件。
菲利普斯的英雄故事是不需要过多修饰了,毕竟是他主动舍生取义在先。但是,将船长捧为“美国人的英雄”,是否在一定程度上掩盖了外界对美军在营救过程中的不人道做法?是否回避了外界对美国海军在对付海盗劫船押人时行动效率不高的质疑?是否也避免美国奥巴马政府在解决海盗难题上可能面临的压力?
这些只是局外人的猜测,而作为英雄故事主人翁的菲利普斯,其事后的表态或许能够说明问题。他是否会与林奇一样站出来澄清呢?这一点暂无答案,然而,在当下呼唤英雄的年代,人们需要的显然不能是“编造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