哪位生物达人给解释一下饶子和四年前文章提到的分辨率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terra 于 2009-10-14, 19:50:50:

为什么当时就达到1.8埃了,而现在施一公他们还在用三点几的分辨率,结果造成了错误的解释?

这两个分辨率是不是一回事?

饶子和:中国蛋白质晶体学研究40年

引用:
20世纪早期,我国只有在国外做过X射线研究的胡复刚、叶企孙和吴有训等少数几位物理家认识到X射线晶体学的重要性。1965年,我国科学家首次成功合成结晶牛胰岛素,中国科学院和教育部决定以此为契机,在我国开展蛋白质晶体学研究,中科院生物物理所梁栋材、林政炯、王家槐,中科院物理所的李鹏飞、范海福、戴金壁,以及北京大学的唐有祺、顾孝诚等参加了合作,于1971年和1972年分别得到分辨率为2.5埃和1.8埃的晶体测定。霍奇金首先在国际上公布中国科学家解析出牛胰岛素结构,1972年她在日本东京举行的国际晶体学大会上宣布:“中国蛋白质晶体学研究水平和世界发达国家一样高!胰岛素晶体最好的电子密度图在北京,不在牛津。”1975年,她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发表了一篇题为《中国的胰岛素研究》的文章,文中写道:“北京小组这张分辨率为1.8埃的图是迄今为止最精确的……今后可能长时间一直如此。”在她的积极推动下,中国国家晶体学会在1978年加入国际晶体学会。

  继胰岛素晶体结构成功解析之后,中国科学院着手对天花粉蛋白质晶体结构进行研究。天花粉是我国一种宝贵的医药财富。中科院生物物理所、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和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等合作,在1978年5月完成低分辨率和2.6埃分辨率的天花粉晶体结构测定,建立了国际上第一个核糖体失活蛋白分子模型。之后,我国的蛋白质晶体学发展进入一个略为平稳的时期。





所有跟贴:
  • 不同的蛋白情况完全不一样,根本没有可比性。 - 量子猫 (158 bytes) 2009-10-14, 20:44:35 (373610)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