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田牛 于 2005-1-04, 20:22:38:
回答: 现在从四平铁岭一带到海遍是稻田,70年代以后便如此了. 由 fagus 于 2005-1-04, 18:48:01:
那时,城市居民的食油定量是每个人每月5两,而吉林却是4两,辽宁只有3两。这都是陈锡联任辽宁省军管会、革委会主任时搞的,因此,在东北有“陈三两、汪四两、潘半斤”的说法。
北方人有粗粮和细粮之分,细粮就是麦粉,俗称白面,粗粮就是玉米面和其他杂粮了。东北人喜爱的高粱米,根本就很少见,有的只是那种难以下咽并难以出恭的杂交高粱面。大米是盘锦发现油田以后,才有的东北大米。其他的地方,粗粮和细粮都是按粮食定量的比例配给的,最低的比例也是25%的细粮,干部的定量一般是30斤,所以细粮最少的是7.5斤,工人的定量是36~48斤,所以细粮最多的应该是12斤。而辽宁的规定是不论定量多少,每个人每月只有6斤细粮,怪不得他们到了北京就抢购挂面呢。
在一次中央会议上,周总理气愤地说:“我看你陈锡联的牛皮还能吹多久?!”由此可见,陈锡联夸了多少海口,虚报了多少数字?但是,别的方面我没有具体的数据,这里就不说了,不过从这些供应标准就知道辽宁人那些年的生活是多么苦了,就可以理解辽宁人进山海关以后为什么象饿虎那样的眼睛放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