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观点:施一公文章之害更在于饶毅所说的三点之外。
我的感觉是这两篇文章的数据可能都不会有大错。蛋白结构是动态的,这两个实验室都只是解析了在两个不同环境下的的两个静态结构。他们用的实验条件有一些细节但可能相当重要的差异。
从小的方面来说,施一公文章是对施低下人品的又一个佐证。Miller 的实验室一直在做AdiC方面的工作,所用的人都(应该)知道他们正在做这一结构工作。一个有人品的科学家不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利用Miller的前期工作来和他抢这个果实。而施一公以前从未做过这一方面的生物学研究,他只是利用了强有力的物力与人力用一种下三滥的手段来抢先发表一篇Science的文章。这一领域的人不会对此有所好评。我怀疑如果没有施一公的这一档子,Miller的文章不会这么快在这么好的杂志上发表。这恐怕是施一公做梦也没想到的。
从大的一面来说,这件事恐怕对中国科学家的诚信是雪上加霜。本来世界上别国的一些科学家对中国的科学家就有成见 (with good reasons)。这事弄得越大,有戒心的人就越多。从长远的角度来讲,对于和中国科学家的交流以及中国科学的发展都不会是什么好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