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读过的鲁迅的故事里有一个鲁迅免费给一个电车售票员送书的故事


所有跟贴·加跟贴·新语丝读书论坛

送交者: HunHunSheng 于 2009-05-19, 12:55:18:

回答: 中国有哪些城市有有轨电车(以前大连有)? 由 HunHunSheng 于 2009-05-19, 12:13:09:

人民教育家朱凡
另一篇文章读自1996年1月17日福建日报社主办的《每周文摘》。题目叫《跟鲁迅有一面之交的“阿累”》。文章说:
初中语文课本里有一篇文章《一面》,作者名叫“阿累”。内容里说的是作者三十年代曾在上海当电车售票员,他酷爱文学,尤其喜爱鲁迅的著作,有一次,他在著名的内山书店,看到鲁迅翻译的苏联长篇小说《毁灭》,非常喜爱,想买,但身上的钱却不够,鲁迅先生走了过来,将《毁灭》与友人曹靖华译的《铁流》以1元的低价卖给这位青年售票员。这次与鲁迅“一面”之交,给作者留下了永远难忘的印象。
阿累的这篇《一面》。数十年来一直被列为初中语文教材,感动了一代又一代的青年学生。
文章介绍阿累原名朱一苇,后改名朱凡,1909年生于江苏涟水县一个地主家庭,1932年加入共产党,曾被捕流亡海外。抗日战争爆发后 重新入党,并参加新四军,与刘少奇、陈毅、粟裕、张劲夫、李一氓等人有过各种各样的工作关系与深挚的友谊。
解放后,朱凡曾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从50年代到80年代曾三次出任湖南大学校长。
文章最后歌颂朱凡——阿累是一位一辈子献身于革命事业而又默默无闻、不愿张扬的老文化战士。他写了一篇教育了一代又一代青少年的文章《一面》,却连湖南大学子弟中学的师生也不知道这篇文章的作者就是他们的老校长。



所有跟贴:


加跟贴

笔名: 密码: 注册笔名请按这里

标题:

内容: (BBCode使用说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