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fagus 于 2005-3-09, 14:19:55:
回答: 张国俊对文革的记忆和广大劳动人民截然相反 由 fagus 于 2005-3-09, 14:09:08:
毛泽东的奋斗与中国精英们的选择
——十五年后重读李泽厚
文章作者:[老田] ([人民网]强国论坛2001-02-25, 10:01:31)
笔者十五年前在武汉上学时,恰逢文化热,在那样的时代背景
下,读
了李泽厚的三本思想史论。与当时的反传统喧嚣相比,李氏的观点显
得沉
稳厚重,能够让人看到更为全面的传统文化本来面目;与当时社会上
的西
化热望相比,李氏给人以冷静务实的感觉。
今年重新读李泽厚的书,给人的感觉有非常大的变化。使用李氏
的书
还是原来的版本,连一个字都没有改变,所改变的是社会现实,在最
近二
十年现实的强大经验和教训之前,对李氏的观感不能不发生巨大的改
变。
下面是笔者的几点比较强烈的感受,录之于次以备交流。
1、对于中国发展道路的判断基于精英需要
对于毛泽东时代的“多快好省”,而且在四者不能同时兼顾时
“多和
快”先于“好和省”的发展战略,中国精英是非常有意见的。当然除
了三
年困难时期,精英们的生活状况实际上并不比恢复时期更坏,但是恢
复时
期是接着“反饥饿”的四十年代而来的,精英们在整体上还是能够感
受到
解放的温暖的。
精英们对老是停留在恢复时期的低水平是不满的,因为古今中外
社会
都是在精英们的主导下实现生产技术进步的,而且进步的实惠也一向
由精
英阶层优先享受的。通俗地说就是对毛泽东时代大力生产“防裂膏”
和“
哈蛎油”有意见,毛泽东要让中国的庞大人口都有搽手搽脸的东西,
而精
英们希望削减防裂膏的产量,节约资源以生产“先进的”美容用品。
毛泽
东们由恢复到普及的平民化建设道路,确实就是与落后结下了不解之
缘。
确实,产品结构完全平民化就泯灭了精英们于平民的鸿沟,就违
背了
古今中外发展必须首先为精英们的利益服务的亘古未变的真理。
特别是在中国多灾多难的历史长河里,精英们总是处在社会的高
层,
社会地层的苦痛较少在精英们之间激起痛切的感应。在三年困难时
期,中
国精英们在历史上第一次与平民一道,深切遭遇自然的灾难,这样在
中国
历史上精英们第一次有了痛切的感应。虽然毛泽东也表示与民众同甘
苦,
几个月不吃肉,但是精英们与毛泽东们不同,精英们拒绝接受挨饿的
合理
性。中国精英从来没有在如此大范围长时间与老百姓共同挨饿,虽然
最终
饿死的都是普通民众,但是这样的痛切记忆伴随着不该挨饿的“历史
正义
性”,形成了今天中国精英妖魔化新中国的心理基础和立论基础。
精英们虽然言必称人民,但是述说的都是精英阶层的独特感受。
个人
利益和整体利益的分化,阶层利益和全体利益的分化,乃是最人类历
史上
最深刻最持久的精神失落,从氏族公社解体以来,就一直是人们时刻
面临
的最大困扰。
2、与全民族同甘共苦的意愿短缺
从清代末年的边疆危机开始,中国精英就一直做着“强国梦”,
但是
等到恢复时期过后开始实施强国梦的时代,中国精英又失去了“放弃
小我
”的精神。这就是毛泽东与知识分子的深刻分歧和内在对立,之所以
产生
的根源,从事情的本原上看,中国精英多数都表现出一种“叶公好
龙”的
习气。
正是在战争恢复时期结束以后,着眼于国家和民族长远利益的时
代,
精英们与毛泽东为首的共产党人发生了深刻的分歧。毛泽东们铭记中
国百
年屈辱,继承几代志士仁人前赴后继的强国志向,采用高积累方法和
大跃
进方式进行国家工业化建设,高积累方法的必然要求是压低消费,不
仅是
压低比例而且是要压低基本需要以外的奢侈消费,精英们的消费层次
因此
无法体现,出现全民一致的平均主义。这样才能为工业化积累资金,
为工
业化节约资源。
这其实就是要求人们为了国家强盛为了民族振兴的长远利益,对
当前
利益作出牺牲,普通民众是拥护的,因为工业化的结果对他们的利益
是适
合的,他们从没有防裂膏用到有防裂膏用,而精英们则是只剩下防裂
膏的
选择。所以李泽厚认为社会为匮乏所笼罩,这样的感受确实是精英们
的整
体感受,这既不是虚言,也不是如精英们所宣称的是全民感受。
3、对于毛泽东的艰难探索历程的“轻薄为文”
目前人类所掌握的技术水平,使人们的生活水准大为提高成为可
能,
而且是已经提高到自然资源所无法支持的高水平。所以从最后的结果
而言
,人类最终必须克制自身的欲望以与自然和谐相处,同时两极分化和
技术
为少数人服务的现实也空前发展,也空前增加了人与人关系的紧张,
实现
人与人的和谐相处更为困难但是因此也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由于中
国人
均资源少,而且人口密集环保压力相应地十分巨大,所以中国人必须
第一
个选择与自然的和谐相处,选择适度发展的战略,放弃实现现代化的
美梦
,和过上富裕和发达生活的愿望。正是在这个问题上,毛泽东做的比
谁都
多,认识的比谁都深刻。
毛泽东选择“抑高就低”的协调方式为中国精英所憎恶,但是在
这样
的全人类共同面临的根本问题上,除了毛泽东的方法和六七十年代的
艰难
实践,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其他人有足够的意愿和意志,来做同样的
努力
。正是由于自然资源的限制,西方那种“拔低就高”的现代化方式,
全人
类实现普遍富裕和发达是没有可能的,也不可能在中国和第三世界复
制。
只有那种怀着对全人类命运的深切关心的人,才能对毛泽东有所
了解
。西方的汤因比因为决不愿意他的子孙后代,遭遇两次世界大战那样
的命
运,所以他对毛泽东的艰难探索历程寄以厚望。中国精英好象都没有
汤因
比那样的胸怀,所以有满世界的“十亿神州从噩梦中醒来”的典型精
英式
感受,李泽厚先生又怎么能够免俗。
4、如何才能真正“告别革命”
笔者也希望“告别革命”成为可能,这个可能的唯一实现方式
是:实
现人与人关系和不同阶层根本利益的合理协调。
毛泽东时代实施的对优势阶层进行监督的利益协调方式也许不是
最好
的,但是精英们并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替代的实现阶层利益协调的高明
方案
。精英们今天已经按照自己的意愿和利益安排国家的发展战略和大政
方针
了,但是其中看不到民众的根本利益,而且民族的长远利益和整体利
益也
看不到。精英们完全不克制自己的欲望,已经严重损害了民众的吃饭
穿衣
的权利,明显有复制“三座大山”的迹象,反而在制造“革命形势”
的前
提下来奢谈“告别革命”,这恐怕只能是掩耳盗铃。
精英们可以妖魔化老毛,妖魔化大跃进和文革,妖魔化中国革命
和中
国历史,妖魔化中华文化,妖魔化太平天国,为老蒋翻案张目,但是
精英
们不能根本取消民众的吃饭穿衣的需要,不能取消民众的基本利益和
权利
,不能真正把自己的利益和绝大多数人的利益协调起来。精英们不能
把普
通民众变成精英,或者说成在中国实现中产阶级占多数;那么精英们
没有
别的选择,就必须和民众一道“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这才是真
正的
告别革命之路。用李泽厚的话说,就是要“知识分子工农化”,而不
是“
工农知识分子化”。
不是因为缺乏智慧,而是缺乏良知;不是因为认识偏差,而是因
为缺
乏志气;才导致中国精英们看不到中国的未来与西方不同,看不到中
国具
有更加繁重的阶层协调任务,看不到中国精英必须具有更好的克己精
神,
看不到中国精英必须具有更多的主动修正态度,才能实现社会地层大
多数
的协调,才能成为中华民族利益的代表,才能领导人民前进,从而精
英们
才能实现自身的社会价值和地位。
据说有新左派人士指责李泽厚“背叛人民”,这是没有道理的,
因为
李泽厚虽然经历过文革和思想改造运动,但李泽厚并不曾变成人民之
一。
法国的阿尔都塞自承知识分子必须经过思想的革命化改造,才能变成
无产
阶级的一分子,因为他们缺乏必不可少的“阶级本能”。说文革失败
也是
有道理的,因为文革虽然使用“大民主”和“道德主义”方式,对精
英阶
层进行过有效的抑制,但是确实不能促使人们从“灵魂深处闹革
命”,尤
其是不能让中国精英自觉地走与工农相结合的道路。
几十年来,只是毛泽东在那里孤军奋战,为了国家和民族的长远
利益
和整体利益,用尽一切手段希望实现民族的整体利益协调,实现精英
与民
众的利益协调,改出中国历史“一治一乱”的循环。但是事实已经证
明,
中国精英们不愿意作出这样的让步,他们更愿意在社会上尽可能制造
和保
持优势地位。毛泽东的努力没有成功,所以有今天中国新右派的猖
獗,毛
泽东的努力也没有白费,所以有中国新左派的崛起。最近有人作过调
查,
在农民中有89%赞同毛泽东的道路,而只有11%的人选择邓小平,长
远利益
和整体利益在长时间之后,终究能够为人民大众所认识,这对毛泽东
的努
力而言是一个极大的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