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交者: 沅湘 于 2005-1-14, 18:05:05:
答方曦闽:学术研究不是某个人而是事实最有发言权
// 钱锺书只懂英文?
方曦闽
沅湘通过阅读《管锥编》的脚注和第五卷就得出结论说:“所谓钱先生精通
多种外语和相关学术是不符合事实的,不过是闭着眼睛瞎吹牛而已。”
(见《钱锺书神话的破灭(1)——外语篇》(XYS20050108)),这实在是以小人
之心胸度君子之腹笥。钱锺书能不能用用英文以外的语言作为工作语言,只消发一
封电子邮件问一问《围城》的德译者莫宜佳(morimo@uni-bonn.de)就会有答
案。这位莫教授受钱锺书之托,整理钱先生的手稿,她应该最有发言权。
沅湘其实自己也打了自己的耳光,因为他知道在《管锥编》中也列出了其他西方语言的书目,所以就说:“在许多情况下,钱先生是根据某些以英语为主的
双语文库里的英文翻译来阅读理解拉丁文和其它几种文字的著作的”,“偶尔悄
悄地承认他是借助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的Loeb古典文库(Loeb Classical
Library)系列作品里的英文翻译来理解并解释古代希腊和拉丁文的著作的”。
这里的“许多情况下”,“偶尔”作何解释?这是不是已经承认了钱锺书在不偶
尔的情况下也能看懂英文以外的洋文?说钱锺书是根据双语文库来阅读理解拉丁
文和其它几种文字的著作,这完全是沅湘一厢情愿的臆断。钱先生之所以借助于
那些古典丛书,完全是因为那些丛书版本精良,值得信赖,而且容易找到。钱先
生在需要某些特定的图书时,有时也会向海外求援。所以《谈艺录•引言》中说
“西班牙玛丽亚•里维斯女士(Senora Maria Pérez Ribes)、西德莫妮克博士
(Dr. Monika Motsch,按即莫宜佳)、美国汪荣祖教授皆远贻新刻,济吾所乏。”
我估计里维斯和莫宜佳不会只提供英文著作的。
恭请沅湘先读一读钱先生翻译的《精印本〈堂•吉诃德〉引言》(海涅原著)
以及《一节历史掌故、一个宗教寓言、一篇小说》后再下结论。
钱锺书被神化当然不是一件好事,而且钱先生本人是不愿意被神化的。大家
都熟知钱先生的母鸡与鸡蛋的比喻。就沅湘的文章来看,现在有人对母鸡所吃
“鸡食”的种类以及能否消化也感兴趣了。//
学术研究不是某个人而是事实最有发言权
沅湘
就学术研究而言,研究的第一手对象才是主要文献,也就是证据;与主要文献有关的评论文章或者其它资料只是次要文献,也就是旁证。例如,《管锥篇》就是主要文献,该书里面的事实就是直接证据;而研究《管锥篇》的文章只是次要文献,作者在文章里表明的观点只是间接旁证。至于某某人就钱先生掌握某门外语的能力的证明,这更是次要的甚至是毫不相关的旁证;因为精通一门语言是一回事,理解用这门语言做出来的学问是另一回事,懂得用X种不同语言做出来的学问就是X乘以2种不同的事,更不用说钱先生引用的原文涉及社会科学和人文学科两种不同领域的许多专业。(我的英文术语翻译: primary sources主要文献; secondary sources次要文献;circumstantial evidence旁证;evidence证据)
学术公正的准则之一就是重证据、轻旁证,因为旁证受时空变化、政治、经济和其它利益冲突、个人偏见等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而证据是任何人都不可以否认的客观存在着的事实。承认事实,发现并遵守客观事实的规律,这是用科学的态度做学问的基本常识。做学问哪有用旁证代替证据的道理?如果置摆在眼前的证据于不顾,却要以某个人的意见为准,哪里还会有学术的公正,其他人还有什么必要做学问?
当然我写的与《管锥篇》有关的文章只是次要文献,因此里面很可能有我自己没觉察出来的主观片面的东西。但是请容许我重申我在《管锥篇》里发现的一个事实:《管锥篇》前四册正文里的所有引文都是用多种语言撰写的原文,但在前四册的极少数脚注里和第五册极少数的地方却又告诉世人某些引文的出处是英文翻译。细心观察,我们就会发现这些英文翻译翻译的都是用法、德、西、意、拉丁这几种语言撰写的经典文献。这就是钱先生并不是精通以上几种语言和用这几种语言撰写的学术文章的证据。它告诉我们,钱先生利用英文翻译在正文里引用了其它几种外语的学术著作。任何其它旁证或者托词和情绪性指责并不能改变这个事实。
另外就学术研究而言,此类事实即使出现一次就是错误,更不用说出现了多次。在正文里引用他人的文章时,如果出处是翻译就应该引用翻译而不应该引用原文,反之就是把别人的翻译归功于自己的不道德的行为。这是写学术文章的有关规定之一。就学术公平而言,这一规定适用于学写文章的学生,也适用于学术界的名人。不管是什么人犯了错,错误就是错误就是错误就是错误就是错误。另外,这一错误还让人们有理由对此人的学术诚信度表示怀疑,因为此问题一经发现从逻辑上来说就没有充分必然的理由认为此人在引用其它语种的经典文献或者翻译此类文献时没有借用英文翻译。
学术公正的目的就是鼓励竞争,鼓励人们独立思考,不迷信权威,不囿于陈旧的思维。只有这样,学术才能创新,才可以不断前进。方先生不重证据却重对他的立场有利的旁证;在我已经指出问题之后不承认问题,却拉起与名人有关的轶闻和与名人交往的人士等各种大旗企图转移视线掩盖问题,他哪里有丝毫公正客观的态度?
方先生的文章不鼓励我们实事求是、独立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而是要我们以权威人士的意见为准。能指望这种思维定式导致创新吗?这还不够,他还要我们找涉案的对方当法官判案子。除了奴才之外,谁还会这么无耻,无耻到不顾事实自己脱裤子请涉案的对方打屁股的地步?说到底,方先生在思想上已经做惯了奴才。可悲的是他自己做奴才还不够,还要用文字教导别人跟着他做奴才。在方先生的思维定式里我们可以看出绵延了两千年之久的封建意识形态的枷锁的影子。看来不懂科学与民主缺少创新这些问题的根源并不是普通老百姓没有文化,而是已成惯例的、为少数人的利益服务的、封建文化的思维定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