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海鳖:
6. 反对豪赌大科学的问题。
……当时施教授想要真实表达的应该是反对由国内“低水平”的首席科学家控制几十亿,甚至几千亿的科研资金胡搞。施教授并不反对由“高水平”的人控制这些资金。……但是有些话是不能说太明的,比如你不能对SCIENCE编辑说贺福初院士 水平太差,不能领导大科学。
施一公对科学说的是:“我强烈反对由一个首席科学家”来控制上千万研究资金的体制。从其上下文看,是不管这个首席科学家是“低水平”还是“高水平”的,因为水平越高,越会“阻碍良性竞争”/“压制竞争”。
施教授在质疑生物大科学项目的公开信中和接受媒体采访中,想要“真实表达”的话都说得非常明确。但现在看来,其“真实意图”并非他当时慷慨激昂的“真实表达”,而是确如你所说的“我强烈反对由[水平太差的贺福初院士这么]一个首席科学家”来控制上千万研究资金。
我倒是很想知道当时上书政府高层的11名华人科学家中的另10名如何看待这件事。
参见: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report/dakexue.txt
11名华人科学家向我国政府高层建言慎行生物大科学项目,引发“大科学”项目纷争
2004年08月10日中国青年报
会议结束后,与会5名学者又来到施一公的房间继续讨论,直到次日凌晨2时。最后,11名学者联名给政府高层写信,质疑生物大科学项目。
信中说:“在过去的一个世纪中,生物医学的研究成果对人类健康的改进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重大作用,但几乎所有这些重大发现都不是在事先预测和计划的科研项目中取得的。与此相反,这些发现是通过科学家在小实验室中用各自的方式进行创造性的研究所获得的。相比之下,一些大型的生物医学计划科研项目不但没有达到预定目标,反而阻碍了良性竞争,扼杀了科学家的创造性,也严重妨碍了人才培养。”“中国目前面临的许多重大经济和健康问题需要通过生物医学的研究来解决,然而不能期望通过预先计划的‘大科学’项目来解决这些问题,否则可能会适得其反。我们建议,国家在中长期科技规划中主导对生物医学界与国计民生息息相关的重大领域的投资,建立合理的资金分配制度,积极鼓励一大批小实验室公平竞争科研基金,充分发挥科学家的创造性和主观能动性。”
“我们希望对事不对人,所以只谈现象,不涉及具体时间、具体人物,没有提到任何人和任何事情。”施一公说,这封信用一句话来总结,就是大科学项目对中国科学发展形成干扰。
在施一公看来,11名学者质疑生物大科学项目的根本原因在于,科技进步不是大项目促成的,尤其是生物医学的发展是如此。铁路和桥梁等工程项目可以分成小项目去攻关,而科学项目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科学发现有偶然性。假设1万个实验室和1个实验室一起去攻关一个科学项目,结果可能会差不多。
施一公认为,
“大科学”项目有三大坏处:阻碍良性竞争;重复建设的项目很多;用固定的方式做试验会抑制人才的创造力。“‘大科学’项目相当浪费。一个国家的科技发展不能看绝对速度,而是要看相对速度。”施一公说。这一次,他之所以愿意出面,是因为“不愿意让这件事情就这样过去。”
http://www.xys.org/xys/ebooks/others/science/report/dakexue2.txt
美国《科学》2006年3月17日
中国豪赌大科学
普林斯顿的分子生物学家施一公表示,[/b]“我强烈反对由一个首席科学家”来控制上千万研究资金的体制[b]。2004年8月,施和其他10位旅美华人生物学者协会(该协会由在美国工作的华人生物学者组成)的成员向温家宝提交了一份公开信。信中他们表达了对科技规划草稿中超大型生物项目的担忧。
他们认为这些项目将会失败并且还压制竞争。